蓋碗是萬能的泡茶利器。
瓷器茶具無吸水性,音清而韻長,以白為貴,能反映出茶湯色澤,傳熱、保溫性適中,與茶不會發(fā)生化學(xué)反應(yīng),泡茶能獲得較好的色香味。再加上蓋碗的可控程度高,如通過蓋之開合,可散可悶,來適應(yīng)不同老嫩和發(fā)酵程度的茶;通過觀看湯色,判斷茶湯濃淡,決定出湯時間等等。當(dāng)你無法備齊各種茶器時,蓋碗是必不可少的泡茶用具。
古人云:“水為茶之母,器為茶之父?!辈杵骱退|(zhì)的影響是非常大。就茶器而言,《茶經(jīng)》中記載的茶具有二十五種,大致分為碗、盞、壺、杯等幾類。一個人選用什么樣的茶器喝茶,與其自身的生活習(xí)慣、所處階級、環(huán)境及審美水平息息相關(guān)。魯迅在《喝茶》中寫道:“喝好茶,是要用蓋碗的。”蓋碗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最流行也最普遍的茶具之一。
要說蓋碗,須得從它的誕生說起,宋朝的《演繁露》曾有記載:“托盞始于唐,前世無所有也。崔寧女飲茶,病盞熱熨指,取碟子融蠟像盞足大小而環(huán)結(jié)其中,寘盞于蠟,無所傾側(cè),因命工髹漆為之?!?/em>大意是蓋碗唐朝時被發(fā)明出來,崔寧的女兒愛喝茶,但茶杯燙手,于是她取來一個小碟子將茶杯放在上面,又用蠟油在茶碟底部滴成一個環(huán)以固定茶杯,這樣茶杯就不會打翻了。后來又讓漆工做成了漆制品,稱為“盞托”。
(圖為托盞)
此種一盞一托式的茶盞,既實用,又增添了茶盞的裝飾效果,給人以莊重之感,遂世代流傳至今。值得一提的是,崔寧身任蜀相,也就是今天的四川,而現(xiàn)在蓋碗使用率最高的地區(qū)非四川成都莫屬,這也算是一種傳承吧。
很快托盞便經(jīng)由四川而起,風(fēng)靡全國,中國曾出土過各種材質(zhì)、各個名窯的托盞,唐代的越窯、邢窯,宋朝的鈞窯、定窯都曾有托盞存世。但當(dāng)時的托盞大都與茶碗相連,且沒有蓋子。
(圖為唐秘色瓷荷花托盞)
(圖為宋汝窯天青釉托盞)
宋時社會上流行斗茶,奢靡之風(fēng)漸起,樸素的托盞達官貴族們自然是看不上的,托盞的發(fā)展停滯不前。而到了明朝時,出身貧寒的明太祖朱元璋廢團茶,煎茶、點茶法失勢,對應(yīng)的越甌、建盞一類的茶器也隨之沒落。取而代之的是泡茶法,托盞又重新走進人們的視線 。
晚明初清時期,托盞又加進了蓋,成了現(xiàn)代意義上的三才碗。以蓋為天、托為地、碗為人,暗含天地人和之意。
(圖為清光緒年間蓋碗)
除了風(fēng)雅的名字,蓋碗還繼承了中國人含蓄內(nèi)斂的風(fēng)格,以茶待客、以茶交流的手段也有不少。
古裝劇里常有這樣的鏡頭,客人上門,仆人便獻上蓋碗茶來??腿俗约撼圆锜o妨,若主人端起蓋碗,口稱“請茶”時,便是逐客令,這叫“端茶送客”。《兩般秋雨庵隨筆》記載了這一風(fēng)俗的起源,說的是一官員手拿折扇去拜訪上級,上級見了不爽,就說請喝茶,仆人立刻喊送客,下級只有起身告辭。
(圖為古裝劇截圖)
87版紅樓夢中有這么一個鏡頭,林黛玉初進賈府,飯畢丫鬟們開始上茶,迎春喝茶時用蓋撇了浮葉,而黛玉初進榮國府,是客人,就省了這一動作,只是用蓋抵住碗沿吃茶。這就是用蓋碗的另一個禮節(jié),客場時不能撇浮茶——那是暗示主人的茶不好。
(圖為87版《紅樓夢》截圖)
所謂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,熟悉瓷器史的朋友都知道,從來都是官窯在前面燒,民窯在后面仿,山寨的速度比華強北還快。到晚清時,蓋碗已經(jīng)不再被上層社會壟斷,而是成為市井之物了,并且衍生出更多的規(guī)矩和暗語,比如四川的茶館里,把蓋子放在碗的不同位置,可以表示許多意思。
茶碗上放樹葉含義:暫時離開,莫收蓋碗。
老茶館一般是先付錢后喝茶??腿擞惺孪霑簳r離開,可以在茶蓋上放個小東西,火柴、石子甚至樹葉都行。
茶蓋朝下靠茶船含義:堂倌,我要添水了
用這種方式請?zhí)觅膯为殲榭腿颂硭?,一般只能添兩次。如果你想要堂倌給自己第三次添水,那就只有等到茶館給所有茶客統(tǒng)一添水時才行。
茶蓋立起放茶碗旁含義:錢沒帶夠,要賒賬。
喝茶時忘了帶茶錢,如有朋友在場,為了避免尷尬,可以此示意茶館老板,先賒著茶錢,改天再補。茶館老板也懂得,不會點破,給客人留面子。(一般是熟客才會如此)
茶蓋朝外斜靠茶船。含義:外地人,有困難。
如果外地幫會的人遇到什么困難,需要找本地幫會的人尋求幫助,就會如此擺放茶具。堂倌看到暗語后便會在茶館里尋找,介紹雙方認識。
茶蓋朝上放進茶碗含義:
通知茶館老板,你喝完茶走人了。